做热爱生活的研究者 ——专访刘家俊副教授
他曾进入研究院,参与世界尖端的技术开发;
他曾赴澳深造,拓展研究领域并尝试创业;
他认为在信息技术行业,还是要回国感受更加澎湃的浪潮;
他严谨地进行科学研究,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让我们走近刘家俊老师,一个热爱生活的研究者。
世界这么大,想出去看看
谈起留学前的经历,刘家俊老师介绍到自己在南大本科毕业后就去了IBM中国研究院,后来跟着整个组转到了开发院,而当时做的工作主要是并行计算和超级计算机软件库的开发。“大概是07年的时候,我们组参与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走鹊(road runner)’项目。与现在多核处理器的同构核不同的是,‘走鹊’中用的CellBE是一个通用核连着8个协同核,编程模型甚为复杂。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给用户提供一个更简单的编程模型,所以编写了一些开发库来屏蔽底层的细节,提高编程效率。”他还很自豪地说道这些产品曾经提供给了美国的超级计算机使用大户-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在这个项目做完之后也就是08年,当时在上海的刘老师感到到自己还很年轻,工作中也认识到自己在知识储备上还需要继续深造,于是就选择出国读博。“惭愧的说其实当时申请的时候我还有点偷懒,雅思就做了俩套真题,也没选择去考GRE就报考了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选择昆士兰大学的原因在于它的计算机专业研究能力非常不错,我就联系了周晓方老师所在的研究组,然后跟着我的博士导师申恒涛教授进行研究工作。”
海外求学
留学期间,刘老师的研究方向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媒体数据库,即管理多媒体文件及寻找多媒体文件之间的相似性,具体的课题是“多媒体近似拷贝的检测”。这个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基于视觉内容的数据清洗、版权保护、多媒体的索引和查询等等。
另一方面,在之后的三年博士后期间,刘老师开始逐渐转向研究时空数据的管理与挖掘。说到这里,刘老师举了他的一个科研课题作为例子,“我们当时想到利用手机软件和网站中经常出现的签到数据,这些数据很大程度能反映城市本地人的生活偏好。相对应的是,网上那些带有地理信息的照片,会体现风景和地标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多地反映了游客的喜好。这两组数据恰好形成一种互补,既可以让外地人找出哪里适合游玩餐饮,还可以发现出本地人的生活特征。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双层图结构,通过计算机算法的手段将城市中有意思的区域挖掘出来。”
聊天的过程中,刘老师也不忘表达对澳洲风土人情的喜爱。“澳洲本土环境非常好,人也比较少,生活特别舒适安逸。澳洲人周末最大的活动就是去海边休闲。我也常去海滩晒太阳冲浪有时还在沙滩上和朋友踢足球。”刘老师还说了两个记忆中澳洲最有趣的轶闻:一个是澳洲人对烧烤的喜爱,澳大利亚总理招待G20首脑就是在气温近40°的夏天穿着西装在室外用散发着热浪的电炉子吃烧烤。另一个就是江苏台的《非诚勿扰》经过翻译在澳洲转播后非常火爆,facebook上经常能见到“这是唯一能让我下班匆匆往家赶的节目“、”让人欲罢不能“的评价,十分有趣。
回国之路
问到自己是如何回国的,刘老师先说了自己的这样一个经历:“我2011年的时候和昆士兰大学的几个同学一起建设了一个网站(www.buding.com.au),这是一个针对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的功能性网站,上面有选课推荐、二手书传阅等留学内容,后来还加入了租房、交易二手家具等留学生更关心的问题。不久就有了一万多个用户,然而感觉因为市场容量较小,网站用户增长很快就达到了饱和,布里斯班的市场已经做大却很难扩展到别的城市。于是我就想,身在信息技术行业,还是得回国感受更加澎湃的浪潮。”加上思念祖国的风土人情,刘老师开始筹划回国的机会。
机缘巧合的是,同时期也就是13年的时候,文继荣老师恰好也刚从微软来到人大,开始为自己的团队招兵买马。两位老师了解了各自研究背景后便一拍即合。接着,刘老师便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来人大的印象:“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就住在明德对面的汇贤楼,感觉明德楼修的很气派,西门进来的那片花园也挺好看的,之前下雪的时候非常美。”,“文老师特别显年轻,人很和蔼,感觉像个同龄人。”
因为自己在澳洲读博期间的专业领域是时空数据,比如研究过城市人口流入流出比例和海洋距离的关系,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还希望继续进行社交媒体上的时空数据工作,比如微博上不同价值观的人群分布变化,比如年轻人生活心态和离家距离以及回家频率的关系等等,同时也会继续推动时空数据管理方面的工作。
工作即生活
不难想到,刘老师如此丰富的经历,无论是那些贴近生活的实践探索,还是更为重大的各项专利和论文,都离不开他对科研工作十年如一日的认真负责,而这些科研成就又会反过来促进自身对工作的热爱。当问及科研工作对自身的改变时,刘老师的回答就是两个字:严谨。“我的工作对我性格的改变最大,我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刘老师笑着说道,“比如父母关心你的时候谈起养生的话题,就会容易让我心里较真他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当然,我自己在做科研的时候是肯定会受益的,写论文的时候‘吹毛求疵’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每句话都必须考虑周全,同时做事情还会比以前更加有计划性。”聊起大学生比较常见的“拖延综合症”时,刘老师承认自己以前也会这样:“在我刚刚读博士的时候,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拖延的情况。然而读完博士后,这方面的处理就变得好很多了,毕竟攻读博士要面对相当大的压力、处理很多科研的任务。所以读了个博士把拖延症也给治了。”
在采访的最后,刘老师说自己最欣赏的就是美国人爱说的一句话:“work hard,play harder”。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风趣搞笑也爱玩的人,最大爱好就是听音乐和健身运动,即使工作很忙也会想要抽空出去听听演出看看电影。现在虽然空余时间少了很多但仍希望能保持这方面的习惯。“我的微信签名大概也能说明我对生活的态度吧:生活的目的是好好生活,工作的奖励是更多工作。”
人物简介:
刘家俊,现任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和时空数据的管理与挖掘。2006年在南京大学取得工学本科学位,后任IBM中国研究院、工程院先后任研究员、工程师。2009年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攻读取得博士学位,2012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访问瑞士洛桑理工学院(EPFL)三个月,加入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任博后研究员。他于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先后发表过多篇重要论文著作,其中包括 ACM Computing Surveys, ACM SIGMOD, IEEE ICDE 等,同时为多项专利的发明人, VLDB Journal,IEEE TKDE等期刊的审稿人,ACM Multimedia 15', MMM 15', APWeb 16' 等多个会议的程序团成员。